close

置景俱樂部

原標題:置景俱樂部 | 在影像與人造景觀淹沒的巨大俱樂部中狂歡



置景俱樂部

參展藝術傢:陳維,陳曉峰,范西,李昶,蔣志,Kobie Nel,齊亞菲,張文心

策展人:李貝殼

監制:田愷

展期:2017.10.28 -2017.12.10

地點:鴻坤美術館(北京市朝陽區西大望路42號院)

“置景俱樂部”於10月28日正式開幕



蘇珊.桑塔格曾在《論攝影》中談到“相機開始復制世界的時候,也是人類的風景開始以令人眩暈的速度發生變化之際……”。藝術傢運用搭建、取景、燈光以及後區制作等手段擺脫瞭拍攝對象的時空限制,從而創造出新的空間。2017年10月28日下午,來自中國和挪威的8位藝術傢在鴻坤美術館向人們展現瞭他們作為“置景者”在影像世界中呈現的文化景觀。



策展人李貝殼進行導覽

此次展覽由青年策展人李貝殼策劃,田愷監制,參展藝術傢包括陳維、陳曉峰、范西、李昶、蔣志、Kobie Nel、齊亞菲、張文心,作品涉及攝影、裝置、影像等共29件,展覽通過美術館上下兩層的空間,以攝影和影像作品構建不同時代不同地點的場景,六位藝術傢以“置景者”的身份呈現出他們眼中的當代城市、空地、房間、犯罪現場、以及對我們未來棲居之所的想象。



“置景”本身是一個經常出現在電影與戲劇中的詞匯,而展覽中所討論的置景則帶是具有模仿與仿制景觀的含義。芝加哥大學教授W.J.T. 米切爾在《風景與權力》中將繪畫中的“風景”視為動詞,改變瞭風景通常作為被觀看的對象,而將其變成一個具有社會屬性的發展過程。在攝影中,場景代替瞭風景,既包含室內也包含室外,既可真實亦可虛構,藝術傢將“置景”作為一種構建空間的方式,享有瞭更大的主觀性與權力。



在展廳一層,最先看到的是藝術傢范西的三幅以“樹”為主題的攝影作品,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進入展廳最初先聽到的作品——是展廳角落裡兩個白色而小巧的音箱,流露出的是幾乎無法被人察覺的水滴聲。

這種微弱的水滴聲,是在用聲音“置景”嗎?



接受媒體采訪的藝術傢范西

“佈展的時候就想著,聲音其實是很隱形的一個部分,恒定的水滴木板的聲音,其實在整個氛圍裡幾乎是可以被忽略的部分,不易察覺的。但它可以令墻上的作品以及展廳整體變得更豐滿。”



范西 幕 80cmx120cm 收藏級噴墨打印 2014

范西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後來將主要創作轉向瞭錄像和照片等媒介形式上。談到這次展出的作品“樹系列”,范西說:“我大概從2014年開始拍樹的四季,拍瞭有兩年,四處尋找‘同款’的樹,不斷積累素材之後,對照片進行PS處理,在同一個時間段用不同視角在一個地點拍攝的上百棵樹,用每棵樹作為局部細節拼接。最多的一幅照片用瞭上千顆樹的素材,作品裡面有的樹枝可能甚至用瞭幾十棵樹,我還特意留瞭一些痕跡在作品裡。最初是想表達‘圖像之於記憶的呈現’,一直試圖在圖像中尋找一個入口,能跨越畫面的瞬間,打破時間次序跟表像的具體敘事。”



范西 樹1 160cmx224cm 收藏級噴墨打印

除油煙機 “開始是用很多樹的素材創造出一棵樹,後來因為我本身學雕塑的,所以在做第三棵樹的時候就有瞭一種很明確的空間感,有瞭仰視的質感。而且這個時候已經拋開瞭一個完整主體的概念,開始從兩個方向介入視覺中心點。在拼接過程中有意地打亂瞭原有樹的結構跟透視關系,以此還原對象依附於環境中的整體性。”



范西 樹2 160cmx224cm 收藏級噴墨打印 2014-2016

構圖方式的不同也可以制造出不一樣的體驗。對於開放構圖而言,即部分景物延伸到畫面之外的構圖,預示著一中取景框內與取景框外的聯系,令人產生對於整個環境和即將發生的事的聯想。范西的作品從自然對象出發,運用開放式構圖,從自然風景中截取和重組將觀察對象重新組合出新的意義,視覺上具有欺騙性,而實際上是對人們日常生活經驗的一種挑戰。



范西 樹3 160cmx224cm收藏級噴墨打印 2017

無論是作品還是生活中的虛構,它們最後都指向某種現實。最初從事聲音藝術創作與表演,而後轉向於影像及裝置的陳維利用重新搭建場景並結合後期制作的手法將二維圖像中的景物“陌生化”。景物被藝術傢可以從繁復的背景中孤立出來,使得這些原本難以引起人註意的景物變成社會中的景觀。藝術傢在作品中透露出城市中遊蕩著的形象,透露出一種疏離感。他把這城市看作是一個超現實的、古怪的和意想不到的事件。

展覽中的作品以致敬的手法運用攝影以及裝置還原瞭城市的部分景觀這些風景往往孤立於城市的大背景,並處在黑暗的環境中,讓人聯想到城市背後的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個體。



陳維 新樓 150x240cm 收藏級噴墨打印 2016

“我作品的主線還是關於人對城市的想象,關於延續瞭近期的“新城”計劃。我們在城市中能看到各種對城市的想像,比如“曼哈頓商務酒店”,這樣的詞匯就帶給人們一種生活在別處的想像。我們在城市的某些角落總有一些原本規劃地很好、正在建起的樓,有些在快建好的時候消失瞭,有些就一直處在建設中,類似這樣的景象隨處可見。”



陳維 昨日商店 150cmx187.5cm 收藏級噴墨打印 2014

“我在創作這批作品前做瞭不少關於燈箱和廣告牌的資料整理,這樣的東西在我們的生活裡隨處可見,而且它們大多數都伴隨著故障,但並不是人人都會修理它們。這些瑕疵對我來說卻能產生出額外的美感,就如同抽象畫一樣,點線面隨機閃動於我們的城市裡。”



陳維 故障#17031 led顯示屏模組,led顯示器控制卡 102.4cmx38.4cmx8.5cm2017

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的蔣志,作為同時期才能最全面的藝術傢之一,他已經在多個重要美術館和畫廊舉辦過個展。

蔣志創作於2017年的作品“散發之物”系列源自對“現成品”圖像的思考,強調瞭圖像中的置景。藝術傢以微觀的方式,見雜志中的現成圖像與現實中的實物結合,構成瞭一個處在二維與三維轉換之間的一個全新的畫面空間。



展覽現場 蔣志 發散之物

看似是天鵝絨質感的桌佈,實則是一塊豬皮。而上方拿著彩色糖果的手,則是從平面報刊上剪取下來的圖像。蔣志解釋道:“我們要重新看待圖像生產。如果我們的圖像生產還是處於一個流水線的方式,那就隻是一種重復的生產。所以我就在想,如何重新看待和使用圖像就變得更加重要瞭。因為改變圖像的生產機制,就是改變它的意義。比如《發散之物》,遠看是塊桌佈,近看其實是塊豬肉,《無色》遠看好像是山,近看又發現是曝光瞭褶皺之後的紙。這就強調瞭在同一個畫面裡,物體用什麼關系來組合,打破原有的意義,打破原有的關系。豬肉這個作品原來有個新的題目其實可以像詩歌一樣描述這件作品,‘在你的皮肉之上攫取糖果’。”



接受媒體采訪的藝術傢蔣志

《無色》並非自然之景,而是運用紙的褶皺制造出如同山巒的紋理,通過運用光線與色調制作出“山景”在不同天氣下呈現出的不同模樣。無色系列如同“散發之物” 系列的其他作品,藝術傢以微觀的方式置景,並利用圖像將宏大與微小的意義打破。



蔣志 無色 之三 120cmx80cm 收藏級噴墨打印 2017

比利時藝術傢馬格利特用詞語來揭示圖像,並以文字來打破圖像原有的指涉,在否定圖畫再現的真實性的同時,又在實物、圖像、文字之間以及能指與所指之間造成瞭一種緊張的關系。然而蔣志的作品卻將真實的圖像置於場景之中,破壞環境的維度,將圖像從意義與空間中打破再重組,從而喚醒觀者重新思考圖像的多重邏輯。



動物和植物都是起源於自然界的生命體。因為‘同源’,作為最高等動物的人類和植物之間存在著一種天然的親近和依賴。但許多時候,這樣的關系卻又顯得疏離——人們在享受著生活中綠色植物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卻也時常對它們的存在熟視無睹甚至漠不關心。

陳曉峰從2011年起拍攝瞭關註人類生活環境下擺飾植物生存狀態的作品《植物·置物》(2012-2013)。從2014年起開始嘗試探索新媒介,創作瞭旨在探討虛擬空間裡“攝影”問題的《植物置物 II》系列作品。



為什麼會以植物作為創作主體呢?談到創作契機,陳曉峰坦言“跟當時的心境有很大關系,感覺自己和這些綠植一樣,在某種環境中是有點格格不入的存在。”由此,他將場景聚焦在沒有人出現的室內場景中,將植物作為拍攝以及觀察的主角。



接受媒體采訪的藝術傢陳曉峰

在各種公共和私人的空間裡,他著迷於觀察那些形形色色的綠色擺飾植物。出於人類的需求,綠色植物從原本生長的大自然中被抽離出來,變成盆栽置放到各種人類活動環境裡,成為室內裝飾的一部分。

通過這組照片,陳曉峰試圖探討這些室內擺設置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和人類靜電機推薦之間的這種既親密又疏離的靜電油煙處理機關系”。



陳曉峰 植物?置物No.18 70x90cm數碼微噴 紙張:哈內姆勒 純藝術 硫化鋇(325g) 2012-2013

沿著館內樓梯向下走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此次展覽唯一一位外籍藝術傢——Kobie Ne的系列作品。她的創作包括攝影、文本和裝置等多種媒介。

在“安娜的池塘”系列中,藝術傢運用攝影制造出一系列如同電影截幀般的連續動作還原瞭她對一起案件現場的想象。此系列也是她一直在進行的藝術計劃(《伊塞島案件調查計劃》)的一部分,實踐中的女當事人擁有九個不同的身份,這樁發生在1970年的案件曾在挪威引起過廣泛的關註,藝術傢由此制作瞭一系列包含影像、裝置、文字、版畫等作品。





Kobie Nel 無題 裝置 2016

“安娜的池塘”攝影系列探討人的心理世界及存在與表象間的關系。作品中的女孩飄浮在空中,仿佛深陷於世界的交點,無法抽身,看似在思考重量與地球引力的問題,實則是對自我存在感的糾結。該女孩的形象在作品中反復出現,背景是挪威的景色,隻是人物的姿勢稍有不同。這一系列的拍攝對象雖不是藝術傢本人,但具有一定的自傳性。畫中人物安娜的臉常被遮住,人物略微模糊,難以辨認。



Kobie Nel 安娜的池堂 系列 80cmx100cm 收藏級噴墨打印 2015

現生活工作於北京和柏林的藝術傢齊亞菲曾參與過多部院線電影的制作,獲得瞭豐富的電影制作經驗。作品曾獲得德國Open Art,紐約百老匯電影節以及臺灣南方影展最佳實驗短片提名,曾入圍威尼斯電影周以及裡斯本國際電影節短片單元。

她的作品將整個城市作為對象,關註與以傢庭為單位的小集體。《霧中鳥巢》通過雙屏影像記錄北方城市的霾,以敘事的手法刻畫瞭一個生活在霾景中的普通傢庭。



齊亞菲 霧中鳥巢 13’24” 高清錄像 2016

“我的作品以一個被霧霾籠罩的中國北方城市為背景,將一個普通傢庭的生活與矛盾穿插於這個空間背景之下。作品是一個非線性敘事的雙屏影像,通過雙屏幕的分割來展現現代傢庭的冷漠,兩代人之間的隔閡以及工業城市快速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

我將兩臺相機放在我傢裡,以錄制我的傢人。我想讓自己參與其中。所有的場景都發生在我的眼前,我控制著它並進行幹預。我是一個觀眾,也是一個參與者。”



齊亞菲 霧中鳥巢 13’24” 高清錄像 2016

深入展廳的內部,光線愈發昏暗,黑暗中散發著幽幽光亮的燈箱裝置躍入眼中。從事視覺藝術的創作與寫作的藝術傢張文心,主要探討現實與虛構的關系,以及跨學科的藝術實踐。藝術傢以多種手法與媒介創建多章節的敘事項目,並在非線性的圖像中探索由幻象與陌生感疊加而成的復雜層次。作為一種文學裝置,觀者通過其作品構建出個體化的虛構故事,企圖在場景中逃離日常生活,如同小說傢的工作方式,以場景代替故事。

靜電機

張文心 雪花 65cmx65cm 收藏級燈箱裝置 2013

通過對傳統旅遊休閑照片的叛變,張文心顛覆瞭通常情況下被加於旅行上的價值體系。照片本身的皺褶以及反光,讓它的內容幾乎難以辨認。而這種扭曲失真缺卻又與張文心的創作方式暗合著。作為被攝主體,攝影師使用瞭許多公認的旅遊勝地——從大都市到風景名勝。然而,在這些圖像中,因為視點太遠的緣故,原本那種遊覽能帶來的偷窺感完全被迷失感所取代瞭。遠遠地看去,城市變成瞭一片光團。熟悉感猶在,但畫面給予我們的視點卻是奇怪而脆弱的,而我們的周遭更是黑暗、離奇。



張文心 法老湖 78x65cm 收藏級燈箱裝置 2015

一個成功的肖像是在日常生活中抓住靜止的時刻,使得人的內心有機會流露。而風景或場景攝影則相反,風景常常是靜止不動的,當鳥兒飛過的一瞬間仿佛帶動瞭風景的感情流露。展廳最深處的作品《藍山》,在乍看之下仿佛是一副巨幅尺寸的靜態圖像,仔細觀看會發現圖像中細小的變化與變動。這是一段長約17分35秒的高清錄像。這件作品正是抓住瞭風景如人般情感流露的一瞬間。



李昶 藍山 17’35’’ 高清錄像 2014

生於北京的李昶,畢業後生活創作於倫敦和北京兩地。李昶的創作跨越眾多媒介, 動態影像,聲音,現成品,平面,同時還有近期開始的幾個電腦編程項目。如她所說,時間,空間和與觀察者之間的互通才是超越材料的材料本身,而作品中以東西方比較哲學為核心的理念則是源自骨子裡的。



李昶 藍山 17’35’’ 高清錄像 2014

此次展覽中展出的作品《藍山》拍攝於威爾士Ross_on_Wye河谷,象征著仿佛凝固的等待交錯著不期而遇,“我父親是畫國畫的,所以很多東方的哲學觀念是自然存在的。我花瞭很長時間在英國境內尋找類似中國山水畫一樣能夠同山林平視又可全觀的地方,沒有強烈光照、微風、藍紫色調,乃至植被種類疏密,無不恰到好處。兩臺攝像機並行再將影像如同卷軸畫一般連接起來,讓觀者的視線可以在極近靜止卻無一靜止的長幅中穿行。當‘動’漸漸成為主導,白鷺赫然劃過,原先的‘動’此時又變成瞭‘靜’,無始也無終。”



接受媒體采訪的藝術傢李昶

電影評論傢巴贊認為形式主義技巧會摧毀現實的復雜性。然而置景卻未必脫離生活或者真實,它反而成為瞭人們腦海中城市該有的樣子。在當代攝影中,人們不再追求對現實的忠實再現而是主觀創造出人們對景觀的想象,然而超現實的表象往往凸顯著現實的殘酷。由此,攝影師拋棄瞭現實,驅使我們走入真實。

此展覽將於2017年12月10日結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閱讀 ()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X戰警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專業網|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比較|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多鏡頭行車紀錄器影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df539d7n3 的頭像
    zdf539d7n3

    兒茶素加乳酸菌

    zdf539d7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