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讓白俄羅斯圓瞭轎車夢

4月的白俄羅斯,冰雪消融。從首都明斯克驅車向北,連片的白樺,綠色的平原,新翻的土地,不斷掠過。下車,步入路邊森林,一低頭驚喜地發現,一叢叢藍色野花正俏生生地綻放。那是銀蓮花。當地人說,看到這小藍花就知道,白俄羅斯的春天來瞭!



白俄羅斯工人在中方技術人員指導下練習焊接技術

人民日報記者 吳焰攝

記者前往的地方是鮑裡索夫市。那裡,有一個關於夢想的春天的故事。

2015年5月8日,在對白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前,習近平主席在白俄羅斯《蘇維埃白俄羅斯報》上,發表瞭題為《讓中白友好合作的樂章激越昂揚》的署名文章。其中寫道,“吉利汽車組裝廠的產品實現瞭白俄羅斯的‘轎車夢’”。在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交談時,他多次提及,始終牽掛著這一項目。

吉利(白俄羅斯)汽車有限公司的英文名為BELGEE,中文簡稱“白俄吉”,取白俄羅斯和吉利之音。這是中國與白俄羅斯的首個汽車合資項目,也是白俄羅斯國內目前唯一運行的乘用車生產企業,還是盧卡申科心中的一個夢。盧卡申科曾親自試駕該企業生產的新車型,要求國內公務用車支持本國生產的汽車。

一傢中白合資的工廠,為什麼被兩個國傢最高領導人念茲在茲?一輛行駛在“一帶一路”上的汽車,到底承載瞭怎樣的夢想?

白俄羅斯工程師們的汽車夢

如果不是中國最高領導人倡議的“一帶一路”,哪會這麼快實現轎車夢。

端詳著手裡的仿真車模,總工程師帕維爾·古列茨基的眼睛發亮,仿佛看到瞭兩個多月後的那一幕:在白俄羅斯吉利新廠區生產組裝的汽車駛出車間,駛向白俄羅斯和獨聯體市場。

7月,設在鮑裡索夫市的“白俄吉”新廠區將正式啟用。焊接車間,技術人員正忙著調試機器人;組裝車間,兩輛整車已懸吊在生產線上。

對白俄羅斯來說,發展轎車產業,是痛,也是夢。

蘇聯時期,白俄羅斯是加盟共和國。蘇聯的工業體系實行分台中餐飲設備回收工制,白俄羅斯是重型載貨車生產基地。蘇聯解體,白俄羅斯獨立,但長期分工的影響仍難擺脫。這個生產瞭世界先進的大型載重汽車、卡車以及中型起重機、拖拉機的國傢,竟長時期無法造出一輛國民轎車。據說,2012年之前,跑在白俄羅斯街上的車輛,幾乎全是俄羅斯轎車和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傢的二手車。

掌握汽車生產技術,是無數汽車工程師的心願。在自己的國土上生產汽車,打造屬於本國的汽車支柱產業,是每一個國傢民族工業的夢想。

然而,白俄羅斯位於東歐平原西部的內陸,領土面積隻有20.76萬平方公裡,是浙江省面積的兩倍;人口總數975萬,僅為浙江人口的約1/5。2016年,白俄羅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近5000美元。缺資金、缺人才、缺技術,更缺市場,這便是現實。

曾有美國福特、德國大眾等汽車品牌來白俄羅斯投資建廠,但均無功而返。

“白俄吉”總經理助理弗拉基米爾·巴甫洛維奇長期在重型機械集團工作。他曾以為,自己很難有機會參與國產乘用車的生產制造。就連總統也公開感慨:“這需要有一個能夠幫助我們的國傢,依靠該國技術結合我們自己的技術,共同生產出價格適中的國民車。”

中國企業來瞭。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來瞭。

2011年,成功收購瞭沃爾沃汽車的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開始瞭與白俄羅斯企業的合作。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習近平主席的親自關心,這一項目駛上瞭快車道。白俄羅斯還確定由分管工業的副總理親自聯系,每月到“白俄吉”瞭解進度。

當首批打上瞭“GEELY”標志的汽車駛離生產線時,巴甫洛維奇有一種揚眉吐氣之感。

“中國是真心在幫助我們發展民族工業。”白俄羅斯副總理謝馬什科由衷地說。如果不是中國企業的實力,不是習近平主席倡議的“一帶一路”,怎麼會這麼快地實現汽車夢?

“謝謝中國,加速圓瞭我們的汽車夢。”巴甫洛維奇特別自豪的是,傢鄉建起瞭這樣一傢高技術水平的汽車廠,而自己有機會參與到國產乘用車制造過程中,為國傢發展貢獻力量。

白俄羅斯年輕人的未來夢

希望在這裡,給自己創造一個美好未來。

三坐標檢測車間,小夥子伊利亞·西蒙諾維奇和德米特裡·卡紮克,正認真地操作測量儀器。一旁的中國技術人員兼翻譯王臘梅,輕聲用俄語溝通著。

西蒙諾維奇和卡紮克都是本地人,進入“白俄吉”前,前者在外地銷售汽車配件,後者是位司機。西蒙諾維奇看好這傢工廠前景,“希望在這裡,通過努力,給自己創造一個美好未來”。

從2013年2月老廠區開始組中古餐飲設備買賣裝生產到2016年年底,“白俄吉”為當地創造瞭較高的稅收收入,解決瞭不少本地人的就業。不過,在代總經理安德烈·謝梅列夫看來,吉利帶來瞭資金、設備,還帶來瞭技術,培養瞭一批汽車產業工人,這對未來白俄羅斯研制生產本國品牌的汽車更重要。

去年一年,“白俄吉”先後送92名白俄羅斯籍員工到吉利汽車的中國基地,進行為期1—6個月的專項培訓。23歲的安娜及丈夫也接受瞭培訓。上大學時,安娜學的是電化學工藝,但她從來沒見過汽車如何生產。

“中國人很友好,培訓時耐心認真。” 如今,已成為塗裝車間聚氯乙烯方面專傢的安娜,正忙著給其他白俄羅斯員工進行業務培訓。

31歲的季瑪以前當過明斯克發動機廠熱處理班長,現在是“白俄吉”的焊裝車間班長,公司有意將他培養為焊裝車間副廠長。“在中國吉利工廠餐飲設備回收我學到瞭很多汽車行業的專業知識,也學到瞭很多中國的管理方法。” 他說,這些都可以應用到今後的管理工作中。

卡紮克非常喜歡現在的工作。“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大項目,很國際化。”在這裡,他學到瞭先進的技術。他相信,伴隨著國傢汽車工業的發展,一定會需要越來越多的高技術產業工人。

吉利人的海外夢

中國品牌走出國門,走在“一帶一路”上,特別自豪。

寒風瑟瑟,但賴雲江堅持要找一處“有意義的位置”留影。身後,是辦公樓醒目的“BELGEE”藍色標識;身邊,是一排GEELY標識的車。

這位來自浙江臺州的吉利國際銷售公司駐俄羅斯子公司代表有些激動。傢鄉的品牌走出國門,走在“一帶一路”上,讓他特別自豪。

“白俄吉”生產總經理、吉利海外制造中心總經理程文安,同樣備感自豪。他難忘習近平對於吉利的幾次視察。

2003年1月,剛剛就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視察吉利汽車研究院後,說:“像吉利這樣的企業,如果我們不加以大力扶持,那我們還去扶持誰呢?”

2014年4月,正在歐洲訪問的國傢主席習近平來到瞭吉利工廠。眼前,已不是當年初出茅廬的吉利小工廠,而是吉利集團旗下的沃爾沃比利時根特工廠。沃爾沃公關經理馬克德梅笑著說:“沃爾沃是中國工廠,歡迎習主席回傢!”

這幾年,習主席對吉利(白俄羅斯)合資廠的牽掛,更推動著這個項目的順利進展。

“這背後,是一個國傢領導人對自主研發品牌的態度,是對企業勇於走向世界的鼓勵。”程文安說。

吉利人一直有個夢想:讓吉利汽車走遍世界。正是從白俄羅斯落子起步,借助於“一帶一路”偉大倡議,他們把未來的視線放得更遠。

走出“白俄吉”廠區,鴿子在空中飛翔,我們的思緒也在飛揚。“一帶一路”是一個宏大倡議,把個人夢、企業夢、產業夢乃至一個國傢的發展夢連在一起,走出瞭廣闊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之路。

不禁想起幾天前白俄羅斯通訊社社長德米特裡·茹克的一句評價。“習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遠遠超出瞭中國的國傢利益范疇。一個人的站位,超越瞭個人利益、國傢利益,能看到更為廣泛的人群的利益。”

春天,是種下夢想的時節。春天,也是感受花開的季節。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df539d7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